阅读历史 |

第1551章 视察光明岛(1 / 2)

加入书签

廖家别墅的主人是不是他?
厉元朗不动声色,并未提及。
关于收购方案,邹圣宣解释说:“百分之六十不少了,这还是我们再三商议后,廖氏集团勉强同意的结果。”
“廖氏集团做的是实体,不像顾修岸,以走私为主,大多数项目都是围绕走私进行。”
“廖氏集团,看中是若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便利的交通和灵活宽松政策。他们将推倒悦华集团原有经营项目,以实业为主,把若州和对岸两地经济紧密联系起来,将若州打造成内地最大的交易市场。”
“电子和机械一直是若州两大支柱行业。其中电子行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,离不开我们与对岸紧密的商业联系。而若州市共有近五千家的湾商湾资企业,是根基,是桥梁纽带。”
“眼下情况,廖氏集团愿意全盘收购悦华集团,解决了燃眉之急,至少让一万多名悦华员工看到希望,看到政府实实在在做事的举措。”
“另外,凡是没有竞聘上岗的原悦华员工,我们将给每人发放半年的最低生活补助,期间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技能,掌握一技之长,以便进入人才市场尽快谋取一份工作。”
“总之,我们将最大限度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。”说罢,邹圣宣又把一份材料递给厉元朗观看。
这是安置原悦华集团下岗工人的计划书,里面除了罗列邹圣宣说的那几条,还有详细分析和补充。
厉元朗浏览一遍,看得出,邹圣宣被迫在周旭杰面前立下的军令状,已经起到效果。
省委和周旭杰给他一个星期的时间,他仅用五天就有了眉目,效率出奇的高。
“邹市长,悦华集团的万名员工关乎社会稳定,关乎他们切身利益。市政府要处理好,要保障他们的生活,保证他们的钱袋子和米袋子。”
邹圣宣点头答应。
楼中双敲门进来,提醒厉元朗该动身去光明岛视察了。
光明岛归光明岛风景区管委会管理,是若州市政府派出机构,副厅级架构,由市政府委托佳美区管理。
岛上风景秀丽,一年四季绿树成荫,俨然成为旅游度假的好去处。
若州早已将其开发为旅游胜地,每年接待二、三百万的游客。
光明岛任何季节都可以去。
春季温度宜人,不过这时处于雨季。
夏季是旅游旺季,气温较高,天蓝水绿,白云渺渺,最适合下海游玩。
秋季为采茶季节,可在岛上品茗享受慢节奏生活。
但八月和九月为台风期,海边船只停开,难以欣赏海上景色。
冬季的光明岛植物长青,鲜花盛开,景色毫不逊色。
只是海水太凉,不宜下水。
并且室内无暖气,有一定寒意,只有秋高气爽时,气候最舒服。
作为若州的旅游名片,厉元朗视察光明岛早就提上日程。
要不是悦华集团出问题,厉元朗已然成行了。
厉元朗乘坐中巴车,由程勇和副市长韩端等人陪同,赶到码头。
佳美区委书记霍兴安、区长卢迪南以及光明岛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胜、副书记兼管委会主任翟冰等人,已在码头等候。
握手打招呼后,众人簇拥厉元朗登上游船,驶向对岸的光明岛。
冬季的大海风很大,穿上外套明显感觉到一丝凉意。
其实,选择这种天气前往,并不是最佳时机。
唯一好的一点,是游客较少。
旅游旺季人山人海的情况不复存在。
据翟冰介绍,光明岛没有高楼大厦,大多以二三层的楼房为主。
早期的光明岛是个渔村,岛上居民多以出海捕鱼为生。
后来战火不断,严重影响他们的生计,不少人南下海外谋生。
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,在海外取得成功。
挣钱的渔民子弟,就在岛上老家盖起洋房,上世纪二十年代初,是最多的时候,俨然变为一种风气。
雨后春笋般,一栋栋别墅洋房拔地而起,一时间覆盖在岛上各个地方。
厉元朗坐在游船上,欣赏自然美景。
到若州上任之前,厉元朗就对光明岛有过研究。
光明岛和若州市区一海之隔,最近直线距离仅五百米左右。
那么说,财力雄厚的若州市为何修建跨海大桥呢?
这里面有几方面因素。
第一是没有必要。
光明岛主打旅游品牌,吸引大江南北的游客来此游玩。
乘坐游船可以体验坐船的感觉。
其次,为了保护光明岛与世隔绝的独特风景,不允许车辆进入。
一旦修建大桥,方便人们出行,势必开放机动车道。
如此一来,汽车产生的尾气会严重破坏岛上生态环境。
目前,岛上使用最多的是旅游观光车,全部采用电力驱动。
最后一个,如果修建大桥,那么游船公司就得倒闭,就会产生大批下岗人员,流失大量人才。
况且,光明岛保持原生态,特立独行的运作方式,更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。
万一岛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,四通八达的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